咨询热线:400-805-9018
车文化中的美国味

美国人的汽车文化,展现了美国人的热情、善良和幽默品行。比如,你的汽车如果遇到了问题,抛锚在路边,只要你伸手招呼,总会有汽车停下来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一个人在公路边行走,只要你想搭车,也总会有热情的美国人愿意载你一程。一般情况下,发生了车祸,也不会有冷血司机见死不救,许多美国人都会主动停下车报警,并参与紧急救护。


美国人的车牌则彰显了美国人的个性和幽默感。比如,一些美国人会在车尾贴上一些五花八门的言辞,告诫其他行车人不要追尾,言辞上佳者有:“千万别吻我,那很可怕”、“不要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撞上来吧,我正需要钱”等等。


这种幽默感也包括制作车牌的政府部门,比如美国每个州在车牌上都会有一句描写自己州的词语,美国经济中心所在地的纽约州就在车牌上自封为“帝国之州”;莱特兄弟当年试飞的北卡罗来纳州则强调“第一次飞行”;首都华盛顿的车牌则更绝:有缴税权,没代表权(Taxt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大概是讽刺作为首都华盛顿的独特政治地位——它不算50个州之一,因此在国会参众两院都没有代表,但市民税还不能欠缴。


尽管美国车很多,但在许多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严重。一则是因为科学的道路规划和路标设计,比如在华盛顿,一些要道,上班高峰时进城道路4车道,出城道路3车道;下班高峰时,隔离栏挪位,出城4道,进城3道,以此疏导交通。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相对严谨的交通意识。在国内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一些司机似乎都有抵制安全带的情结,实在要对付警察的,就将安全带象征性地从胸前拉下来,但不系好。


这在美国显然是违法且愚蠢的举动,水平再高的驾驶员也会系好安全带,因为这是在保护自身的安全。


面对行人,即使是闯红灯的行人,美国司机都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因为虽然道路是汽车的道路,但在美国,行人拥有第一行路权,在人跟汽车争路的时候,永远是行人第一。如果有汽车不顾行人而继续前行,则会遭到周边司机和行人的共同鄙视,这一点就跟国内形成了天壤之别。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加凯小助手”微信

jiakaiyimin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上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