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805-9018
【欧洲生活】带着学习的心态,去感受欧洲的开车礼仪!

近几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去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对外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根据数据表示,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中心2014年共收到了59000个援助请求,数目同2013年相比增加了40.47%。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的人数增多,因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对在国外旅游中国公民的安全问题表示十分担忧,尤其是道路安全问题。”


老司机开一路,骂一路

提到道路安全问题,那不得不说说的就是交通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国内开车,那可真是要奇遇历险记一样不仅需要车技,还需要斗智斗勇的精神。相信很多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都会有这么多的感慨吧~堵到水泄不通的时候,需要的是过人的耐力;行人拼个三五个闯红灯的时候,拼的是车队和行人之间哪一队更为团结;等信号灯会遇到变线插队的车辆,你要有强人不被超越的车技;碰到限速路段的时候,你要保证车里有个絮絮叨叨的电子雷达。


在欧洲开车到底有多爽?

可当我们真正的到了国外的时候,发现驾车和中国还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呢。今天我们就说说,在欧洲驾车到底有多爽!在之前先讲个例子!一次,有朋友聊到自己在德国高速上的经历,那时他刚到欧洲,初出国门当然一切谨小慎微,均速开到120,自己觉得很安心,周围的车从旁边刷刷开过,突然身后警笛长鸣,一辆警车突然出现在后视镜,他心里一阵紧张,不知道哪里出了错,越开越慢。终于,警察追上他问:你是不是喝多了,怎么开这么慢!


就这样,他被开了罚单,警察说这样会阻碍交通。德国高速不限速是众所周知的,只是没成想开慢了也不行。据说在驾校上路练习的时候,教练总会督促学员:“油门踩到底!”如果学员因为害怕上高速公路飙车导致考驾照屡次不过或经常被开罚单,必须去看心理医生,评估是否合适驾车。再举个例子!无论是法国还是意大利,经常有这样的一幕在上演:上班高峰期,车道上停着一列列正在等红灯的汽车,这时,从远处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大家就会看到,最先发现救护车的车辆会开始想尽办法为后面的救护车闪躲出一条生命通道,同时会通过力所能及的办法提醒前方车辆避让,比如鸣笛,闪大灯,有些车辆甚至一脚油门开上路边的隔离带,而最前面车辆会驶过停车线,哪怕阻挡了两侧双向车辆的通行,直到救护车顺利通过,大家才有按顺序回到车道上正常行驶。


如果从一个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处于一个逐渐好转的形势。这是值得我们每个驾驶员感到欣慰和高兴的,但在很多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可忽视的差距。首先,曾经肆无忌惮的酒驾,闯红灯,套牌假牌,超载超速,买卖驾照等等,太多的严重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可以说,高密度的监控探头配合逐步全国联网的信息共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其实并不反感国内密密麻麻的监控探头,因为只要按照交通法规行驶,警察不会和你过不去,只有那些时不时的闯个灯,超个速,喝点儿小酒又不想溜达的人才会对探头深恶痛绝,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剥夺了他们所谓的“自由”。而恰恰相反,无论是意大利、法国还是瑞士,这三个国家中,即便是监控力度最严格的瑞士,探头密度也远不及中国。


欧洲各国的驾驶风格

在德国开车,基本上所有人都会遵守路权优先这一原则(当然也有部分外国司机会不遵守)。如果你是直行车辆,转弯车辆绝对不会强行并入你前面,它会等直行车辆通过完毕后再大脚油门迅速并入主道,再迅速提速跟上车流以免影响后来车辆。如果你在高速上飞驰(德国高速有一部分是不限速的,但是也不可以长时间占用超车道,理论上如果右侧车道没有车了就必须离开超车道),这是前方出现一辆比你速度低的车辆,你不用经历减速-骂娘-向右变道-加速-向左变道-继续行驶这一系列过程,德国人开车会经常看内后视镜,他发现你之后会向右变道给你让路(如果右侧没有车辆的话,有车的话会先超车再变道),因为在高速上速度更快的车拥有优先路权。而且大货车绝对不会占用快车道,都在慢车道规规矩矩的开。


只有在欧洲才能享受驾驶的乐趣

不限速是德国人的骄傲,甚至有人说,在德国的高速驾车驰骋,那才会享受驾车的乐趣!汽车是德国人的发明,高速公路也是德国人的发明,而最好的车子都在德国制造,开车最守规矩的也是德国人。所以尽管车速快,人家车祸的发生率并不比其他国家高,拼的是技术,文化,也是车品。开车方式才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因。所谓车如其人,大抵就是指你的喜好和车品,其实也可以换成“房如其人”,“包如其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和风格。事实上,开车的风格最能显示人们的行为品性和风格态度。德国人做事小心谨慎,在城市里开车很守规矩。堵车时大家都比较谦让,自觉按顺序汇拢。从停车场出来,大家也都是让一个,自己再走。到了法国则是另外一番情景,在市中心还算守规矩的法国人,一旦上了高速就开始加速违章超车了。这个民族浪漫的本性注定了他们无法墨守成规。



英国人有等候绿灯的良好习惯

即使在寂静的深夜,方圆几英里都无其他车辆的影子,但只要遇有红灯,英国人照样会习惯成自然地停下车来。这种开车作风,对意大利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据说曾有一群英国人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滨开车找一家餐厅,向警察问路,意大利警察热情地坐上了车决定亲自带他们去。街头恰遇红灯,英国司机很自然地停下来等候绿灯,身旁的意大利警察摘下太阳镜,诧异地询问他出了什么问题。英国人指了指前方的红灯,意大利警察则连续做了几个开车的手势果断地说:“你是有毛病吧?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那交通岂不是瘫痪了吗?别浪费时间,赶快开车!”


欧洲国家的交通啥情况?

首先纠正一下一个很普遍的错误概念:欧洲国家的路绝大部分是限速的,只有少数国家的高速公路不限速,例如德国。市内不加说明的话,限速50,市外根据公路的等级划分限速,高速如果限速,一般为120到140km/h。欧洲各国超速情况也很多,所以都在大力推广雷达测速,即减少交通意外的损失,罚单又可增加财政收入。好位置的雷达一年即可从罚单中收回成本,且根据统计,每年的交通死亡数有明显下降趋势。


酒后驾车:这也是一个大话题,关于这点,欧洲各国就不结盟了,有的国家允许少量饮酒后驾车,有的则完全禁止,当然合法,违章和违法之间的临界点,都是以血液酒精含量界定的。一般来说,东欧北欧不许酒后驾车,西欧南欧允许。


车靠右行:这个概念在欧洲比在国内丰富,在欧洲,这个概念表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车在最靠右边的车道行驶,只有在超车时才可以使用立即靠左的一个车道,也就是说,如果单向有3车道,从最左边一道超一辆在最右道的车也是违章的。当然,更不用说无故长时间占用非最右边车道的行为了。


优先权:这个概念国内更加淡薄,设置优先权的原则是保证交通通畅,所谓的交通通畅,当然是整体的,不是个人的,所以一般主干道有优先权,与主干道交叉的小路一般有倒三角标志——让,和六边形标志——停。受这两个标志制约的方向的来车进行任何影响有优先权车辆的行驶的行为都为违章。


行人:统一的规定有一点,行人如果已经在路上,就有优先权,这是不管行人是否走在人行横道上的。不统一的,就是关于有人站在无红绿灯的人行横道边时的动作,有的国家要求车停让人,有的国家是不要求,但停下来让也普遍被认为是美德,当然不能害后车急煞车哦。


喇叭:鸣笛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是允许的,在市外不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在市内将要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比如看见别人倒车的屁股,但明显对方视线受阻,这时候你在不影响后车的情况下让前面倒出来,也是美德。


总而言之,欧洲有较完整的交通法规体系,交警很少,但交通规则遵守情况很好,就算是堵车的时候,也没多少乱串,乱插队。需要考虑中国所有问题都无法回避的人口基数问题,任何一个小问题放在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中国,都不会是小问题。这就好比一个物理问题,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改变运动状态就越不容易。生命诚可贵,交通安全这个大问题要严格约束,最后,还是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完善交通管理的体系。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加凯小助手”微信

jiakaiyimin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上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