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产阶级逐渐成为移民大军中的主力,但最近流传的一些说法却对中产阶级移民不以为然。认为绝大部分移民方式只适合三种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打工仔,或是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土豪”,还有就是真正在行业中有顶尖水平、到 处都能受到重视的人。只有这三类人,才能在移民后保证在国内的原有生活水准。
那么中产阶级是否真的适合移民呢?对此大家是各执一词、互有考量。
移民融入和文化差异的担忧
下面是一位张先生的情况,张先生原本对国外的自然环境和福利心生向往,并且规划送孩子到美国上学。但最近了解到朋友移民后的一些情况让他担忧,张先生说,本来移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但朋友的孩子长大后成了“ABC”,都不愿意费劲用不熟悉的中文交流。“我已经40多岁了,出去以后语言肯定会是个很大的问题,想到以后可能连跟孩子深度交流都难,我就接受不了。”
更让张先生担心的是,虽然现在要拿出申请美国EB-5移民的50万美元并没有什么压力,但移民意味着放弃在事业单位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自己却没有信心能融入西方社会。“人活着除了阳光和空气,还要实现人生价值。我这个年龄出去不管重新找同样水平的工作还是创业都很难,如果出去就是混在华人圈、领救济有意义吗?”张先生说。
因此,张先生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有些经济条件一般的中等收入家庭,心理上把移民当做牺牲家长的人生来投资孩子未来的一种交易,这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交易”的结果充满未知,如果家长自己都无法适应移民生活,能指望孩子未来成为“国际精英”吗?还不如等孩子的心智成熟,如果真的足够优秀再出国读本科或者读研。二是,国内有医保、义务教育和公积金,仔细想想过得也不差,奔着福利去移民就更没必要了。“至于空气不好和食物不放心之类,已经在慢慢好转, 目前来说买个空气净化器、采购点农家菜也可以得到基本的解决。”张先生笑称。至此,张先生放下心中的纠结,准备踏踏实实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当机立断
“并没有什么特定的人适合移民,这只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就不属于那三种人。但移民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历之一,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孩子的人生。”一位移民多年的陈女士认为,适不适合移民归根到底取决于个人,能不能把移民转变为正能量则取决于态度。
在国外时,陈女士曾经作为唯一的亚裔跟36位欧美求职者竞争同一份工作并得到了录用,同一个部门的100多位同事里也只有自己和一位印度老师是黄种人,但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排挤或歧视。“英语在工作中有时还是会不太够用,文化的差异也当然有,但这不会对我的工作和同事的相处造成问题。而日常社交 中我还是更多地跟中国人待在一起,从来没觉得有必要刻意去融入白人社会,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对于想移民的中等收入家庭,她认为“倾家荡产”式的移民当然是不可取的,最好在移民后还能有一定的储备资金,这样即使遇上特殊情况也能保证一家人的生活。她同时认为,条件符合的家庭如果不断地纠结于移不移民、移民后回不回来,那还不如先移出去再说。“这样你才能亲身体验到移民究竟意味着什么?生活在另一个国家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