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805-9018
中国富豪扎堆移民加勒比岛国 自称“被逼上岛”

  随着加拿大等主流国家的政策变动,和国内移民需求的不断攀升,一些平时不太受关注的小国移民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加之商务部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红筹上市模式中企业和个人前往境外设立公司必须到商务部报批。使得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成了赴港上市企业家们的移民新宠。

  究竟这些被移民中介称为“中国上市公司老总首选移民国家”的岛国有怎样的吸引力,能让包括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等众多企业家趋之若鹜?是其自身的魅力使然还是时势造英雄?其倍受追捧的背后,体现的又是商务部“10号文”怎样的尴尬?

  投奔岛国为上市

  一步到位,条件宽松,投资额低——都是移民中介们常挂在嘴边的圣基茨移民优势。然而这些对急求上市的移民企业家们来说,或许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2012年年中,圣基茨接纳的中国移民还不到20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几倍,其中很多上市公司的客户都说自己是被逼上岛的。

  企业家们口中所说的“被逼上岛”,其实与之前中国上市行情的大环境有关。由于2013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屡遭集体做空,而中国内地股市IPO也曾一度暂停,此时香港股市就成为了内地企业上市融资的首选。然而,想在香港上市并不简单,其中一条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必须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对移民有着‘移民监’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想移民就要像坐监狱一样不能长期离开要移民的国家,时间一般以4到10年为限。这对急求上市、公务繁忙的中国企业家们来说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位正在办理移民手续的某互联网企业负责人郭先生对记者表示。

  因此,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寻求上市的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扎堆于圣基茨,这也得归功于这个加勒比小岛独特的移民政策。

  综观全球,只有3个国家对于移民没有上述要求,圣基茨就是其中之一。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曾对比过3个不设“移民监”要求的国家,其中只有圣基茨属于英联邦国家,绝大多数国家对于该国公民免于签证,更加便利。而且,该国对公民境外收益免税,即使今后股权变现、继承、转让,也不用缴纳任何税收,这无疑切中了企业家们的需求。几经权衡,他最终和大多数企业家一样选择投奔这个岛国。

  “这样的移民客户不在少数,他们从不在岛上常住,也无心欣赏当地怡人的风景,仅仅是需要一个移民身份而已。”

  究竟是怎样的形势,让移民成了寻求上市的“惯例”?

  恐怕这一切都和“10号文件”相关。对于民营企业家们来说,为求企业发展而寻求上市融资不足为奇。然而为了避过层层审批,民企此前普遍采用红筹模式奔赴海外上市融资。直到2006年“10号文”的出台。

  用上市企业家圈子里的话来说,“这一政策,让守法企业不知所措,对违规企业形同虚设。”一位资深律师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为所有寻求海外上市的民企设置了一堵“玻璃墙”,明明有路可走,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走得通。而另一方面,面对大量不经审批、强冒违规风险海外上市企业,这一法规出台以来却从未追 究、处罚过任何一家公司。

  也正因此,当去年国内股市IPO暂停,美股市场被做空狙击时,中国企业家们开始转战港股市场。只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国内形同虚设的“10号文”在港股市场中却变成了难以逾越的大山。

  “曾经有不少客户遇到过这种麻烦,最后才来选择移民。”移民律师告诉记者,“这些客户有的曾有在美股上市的经验,有的是首次寻求上市融资,但他们都被挡在了港股之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香港遵从中国内地法律,交易所有着否决企业的权力,任何企业上市若不符合中国法律就会被香港联交所否决。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为筹备上市所支付的律师费、审计费、投行费用等数千万元的成本将打水漂儿。而从“10号文”出台至今,还没有一家内地企业获得过审批,因此无人能轻易登陆港股市场。

  然而民营企业家们并没有放弃,为了登陆港股,他们各出奇招,绕道而行。从持续尝试获取审批到架构繁杂的海外子公司以绕过监管,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最终,大家无奈的发现,想要绕过这一封堵国人的政策,只能变成外国人。而这,正是造就圣基茨成为上市企业家移民首选的东风。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加凯小助手”微信

jiakaiyimin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上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