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805-9018
为什么加拿大有一个省可以独尊法语?

加拿大东部,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名字叫作魁北克,听这名字就能感觉到骨子里透出的不一样,这里的人们一直以自己法国后裔的身份为骄傲,坚持讲法语,那份自豪感甚至能超过了法国本土的民众。


要说魁北克就不得不先说一说新法兰西。新法兰西(New France)是一个在北美存在了两百多年的一个殖民地。她成立的时间要从1534年开始算起。


这一年,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率领探险船队,驶入加拿大东部的圣劳伦斯湾(Gulf of Saint Lawrence),并且以法国国王的名义,宣布占领这里。


最初来到新法兰西的法国移民们,日子过得并不好。这里的冬天太寒冷,常常有人冻死。他们和当地一个叫易洛魁(Iroquois)的印第安部落冲突将近一百年,更加剧了情况的恶化。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法兰西都只有一些皮毛商人按季节短暂的往来,并没有什么常驻的居民。


直到1603年,新法兰西的救星才出现。他的名字叫萨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尚普兰是魁北克城的奠基者,耕耘新法兰西殖民地超过三十年,经过他的探索和管理,新法兰西的疆土持续扩大。可日益强盛的新法兰西,还是无法和人口众多的富庶英国殖民地相比。


这一劣势持续了三十年,新法兰西的发展毫无起色,法国国王也对这块土地不闻不问。直到1663年,路易十四才终于宣布将新法兰西地区设立为直属国王管辖的省份,而后发兵去平息了敌对的印第安人势力,将圣劳伦斯河流域的产粮区控制权掌握在手中。取得和平之后,法国人开始按照计划,好好开发新法兰西的资源,让同时开发北美的英国、西班牙看看法国的能力。


建设殖民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劳动力。可是,新法兰西地区的人口,从头数到尾也只有不到3000人。这其中有719位未婚男子和45名未婚女子,人口比例严重不对称。可以说新法兰西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光棍危机”,没有人口的增长,无论什么宏大的发展规划都是纸上谈兵。


于是,1663年,当地长官向路易十四进言,在法国本土招募想要去新大陆生活的女性。法王接纳了这个意见,在民间召集了一批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均在12-25岁之间,处于适于婚育的年龄。国王负责她们前往新大陆的旅费,最后还附上一笔钱和新衣裙做嫁妆。唯一的条件是抵达新大陆后要立即结婚生子,这些女孩子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国王的女儿(Filles du Roi)”。


这些女性到达新法兰西后,有权挑选男人,并且可以悔婚。有很多女性实际上签署过两、三次婚约,只因为她们先与一个男子订婚后又看中了别人。而殖民地的光棍们,则必须要善待娶来的妻子。在婚前每对夫妇都要签署一份有利于女方的合约,保障女方有对婚后财产的所有权,以及单方面离婚的权力。最后,两情相悦的男女在教堂结婚,领取政府颁发的“结婚奖金”,生育子女后每个月还会给育儿津贴。


至于那些适龄而未婚的男人,则必须缴纳“单身税”。若是迟迟不想结婚,则会被吊销狩猎、捕鱼,或者贩卖毛皮的执照,断了财路。即便这样还不要结婚的,就要被押去原始森林里“放生”一年,如果一年后还能活着回来的话,才能有不结婚的自由。


从1663年到1672年,“国王的女儿”前后来了八百位。直到有一年路易十四联合英国攻打荷兰,资助女性移民的行动才因经费紧张而中断。事实证明这套看上去有点奇特的政策行之有效,新法兰西的人口数量在三年后就多了一倍。


等到了1700年左右,仅魁北克城和蒙特利尔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已经增加到一万五千多人了。新法兰西从一个贫穷的“光棍村”一跃成为人称“小巴黎”的富庶大省。可惜好景不长,1754年,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爆发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是法国在北美势力的转折。到1763年战争结束时,北美东北部已经全部落入英国之手,包括在那里的八万名法裔天主教徒。英国将这一块新到手的土地,更名为“魁北克”。自此,新法兰西殖民地彻底结束,法国势力从此撤出了北美东北部。



虽然一夕之间改朝换代,“国王女儿”们的后裔却没有因效忠英女王后就放弃自己的血统。相反,他们还是尽一切可能,来保留自己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


1774年,英国确立了《魁北克法案》(Quebec Act),确保魁北克人的法语母语、法国文化、罗马天主教信仰、以及既有的法国法律不受威胁。于是,法语族裔在美洲得以存续和壮大。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周围英语族裔的人数多。虽有法律保护,还是无法避免歧视的状况发生。比如,由于法裔天主教徒重农轻商,大多都是做体力活,英语族裔曾蔑称北美的法语族裔为“White Nigger-白皮肤的黑鬼”。


在歧视之下,魁北克人经常跟联邦政府的政策对抗,因为他们认为国家政策几乎是由英语族裔制定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联邦政府需要在各地征兵,魁北克的法裔就开始抵制兵役,因为他们不想为英国卖命。可毕竟三百多年过去了,“国王女儿”的后代们,早已失去了法国皇室的领导,天主教会的统御也逐渐弱化,于是语言便成了他们唯一和祖先的血脉联系。


魁北克人逐渐地把“独尊法语”固化成一种政治正确,不断试探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底线。得到联邦政府让步的“国王女儿”的后代们,倔强而突兀地在魁北克坚守着祖先留下的土地和文化,至今人数已经超过七百万人。


1977年,魁北克省通过了《法语宪章》(也叫做101法案),巩固了法语成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地位。这个独尊法语的政策,导致60万英语族裔出走,将魁北克从被英裔同化的道路上拉了回去。


法语宪章对魁北克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仅公立学校只能用法语授课、政府只能用法语办公、公司要用法语做生意、连街道上的招牌,都必须用法语,例如肯德基从KFC(Kentucky Fried Chicken)改为PFK (Poulet Frit Kentucky)。对于一定要用双语的招牌,法语字体必须是英语的三倍以上。


政府还特别设立了“语言警察”(Language police),专职在公共场所巡逻,监督法语的使用情况。表面的语言弹压之下,是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魁北克主权运动(Mouvement souverainiste du Québec)逐渐兴起,在1980年和1999年曾经组织过两次独立公投,但是都没有成功。


虽然没有能够成为独立的一国,但是两次的公投都给魁北克争取到更多的自治权。加拿大的法裔居民们也似乎并没有真的想要与加拿大完全切割开来。


2006年,时任总理的史蒂芬.哈珀提出:“The Québé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也就是说“魁北克可以在统一的加拿大中成为一个国家”。


就这样,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权利下放,换得了国家的统一,也让魁北克省取得了实质上的权力。


而今,魁省以其最优的福利政策及自身的魅力一跃成为一个移民大省,加拿大魁北克投资移民项目也一直受到移民界的追捧。


2018年魁投移民新政出台


独特优势:

  • 无需经营企业,无语言要求

  • 先申请后投资,安全可靠

  • 一步到位获得加拿大绿卡


申请条件:

  • 资产要求达200万加币(约RMB1100万) 

  • 5年内有2年的高级管理经验

  • 面试通过后,全款投资额120万加币(5年返还)或一次性投资30万加币起(预计),无返还

加凯5月活动

加拿大移民专场讲座

【5.19 上海】 周六 14:00

上海徐汇区虹桥路3号港汇中心2座4801


【5.19 广州】 周六 14:00

广州珠江新城华强路3号富力盈力大厦北塔1505室


加拿大移民咨询日

【5.12 杭州】 周六 10:00-16:00

杭州密渡桥路2号白马大厦16楼C座


欧洲资产配置峰会

【5.19 南京】 周六 14:00

中山东路319号 维景大酒店2楼禄园厅


【5.20 上海】 周日 14:00

长宁路1018号 中山公园龙之梦大酒店10楼2号会议室


【5.26 广州】周六 14:00 

环市东路339号 中心皇冠假日酒店62楼皇冠厅


【5.27 杭州】周日 14:00 

凤起路555号 温德姆至尊豪庭大酒店3楼2号会议室


预约热线:400-805-9018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加凯小助手”微信

jiakaiyimin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上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