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805-9018
留学需要提高安全意识

最近加拿大失联留学生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就是诈骗犯用电话伪装成北京公安,恐吓当事人涉嫌贩毒,然后又因为当事人不在国内,要求他配合警方的调查,进行隔离(关掉手机、断掉一切联系方式并隐藏)。同时恐吓当事人,如果露面,可能危及家人。然后又借着家人联系不上孩子,而恐吓当事人家人,孩子已经绑架,骗子要求赎金。共有4个留学生失联,并全部被找到。这件事,让我忍不住说说自己的留学经历。希望能让留学生以及留学生家长,提高安全意识。



1

高中时遇电信诈骗

我是在初三毕业后前往加拿大留学的。当时去的是多伦多地区一所公立高中读书。在获得手机之后的半年,我收到一通电话。“请问是XX先生吗?”里面提及的XX先生,是理论上手机的持有人。因为那时我没满18岁,所以手机注册在我的一位亲戚名下。我给对方解释了之后,对方开始询问我能否参加一个问卷调查,然后我答应了。几个简单的问答后,对方就很有礼貌地挂断了。但是,我心里却很狐疑,为何对方知道法律意义上的手机拥有人的姓名,是因为电信公司的员工出售了我签约时的各类信息吗?两周之后,我又收到了电话,对方告知我,因为我上次参与问卷调查,所以抽奖被抽中。领奖地点在温哥华。我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且对方获得手机拥有人的信息令我起疑,所以我就谢绝了领奖。大约半年后,我又收到一个电话形式的问卷调查,我完成了,2周之后又是告知我中奖了,领奖地点在温哥华。


当时我就想,怎么每次问卷调查的抽奖,我都中奖呢,这里面又岂会没猫腻。所以,我直接说,“都是同胞,你们在异国他乡骗自己人,良心过得去吗?”然后电话那一头就很生气又很委屈地辩解,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直接挂断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通诈骗电话,电话那头都是说着带有浓重台湾口音的普通话。


多年以后,大学毕业并回国工作的我,养成了每日刷新闻的习惯,看了很多电信诈骗的新闻,其中很多报道就是台湾人诈骗大陆人,而诈骗海外华侨又是他们很大的一块市场。这才回想起高中时的经历,看来我确实没冤枉人。此处不是贬低台湾人,而是告诫留学生和家长,如果收到有台湾口音的陌生人来电,这是诈骗电话的概率极高。当然,现在诈骗犯也都学精了,会很努力地掩饰自己的口音。而且大陆人与外国人中也有心术不正的。所以,收到陌生人来电,请打起12分的警惕心。


2

圣诞节遇入室偷窃

高中毕业后,我前往位于汉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我租住的房子离学校只有15分钟的路程。我只租了一个房间,其余房间由学校的其他学子租住。我们彼此之间并不熟,这是典型的学生住房。


圣诞节到来后,房子里的其他租客都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作为留学生,我舍不得为短暂假期而购买往返机票,所以继续留在房子里。一天早晨,我听到窗口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透过窗帘,我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毕竟是发达、富裕的加拿大,我根本没想过是什么坏人想要破窗而入。虽然窗户一直很好,但是我还是想当然的以为对方是房东请过来修缮窗户的。所以我拉开窗帘,想打个招呼。结果对方一见到我,立马转身就跑。我这才意识到对方不怀好意。因为我在屋内,他在屋外,所以也没办法跟上去。


邮件告知了房东,有个入室未遂的小偷在圣诞节当天尝试破窗而入。应房东要求,我把屋内的灯都打开了,营造出一副屋里有不少人在的假象。本来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既然对方逃离了,看样子也不会再过来了,我也就作罢了。但是听闻此事的同学,强烈要求我报警。我这才发现自己的安全意识淡薄,所以打电话给了汉密尔顿的警局。对方询问有何事,我胆小怕事的性格又发作了,慌慌张张地挂掉了电话。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我收到了警局的电话,对方再次询问有何事。发现警局很负责,我莫名有了种强烈的安全感,人也不紧张了,就把我遇到的事情告诉了接线员。接线员细致地询问了案发地点、对方的人种、年龄、穿着、是否有记下车牌,等等。我告诉她,我住在XX街的XX号,周边都是学生租住的房子。对方是白人,年龄在40-50岁之间,身上的衣服像是一个蓝领的工作服,腰间别着一堆工具。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在远处看到,可能以为他是一名窗户修理工。确认了我门窗没有被损坏后,接线员还是想要派一位巡警过来了解情况。我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担心警察来了会有一些麻烦的程序,所以就尝试谢绝。没想到对方很通情达理,见我如此,也没坚持派遣巡警。


幸好小偷尝试破坏的是我房间的窗户,如果是其他窗户,可能就被他破窗而入了。如果我在屋内与他撞个正着,很难想象我是否会受到攻击。这件事情告诉我,虽然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人民富裕且素质高,但是总是会有一些坏人的。不要因为对方是个当地人,甚至是个白人,就觉得对方不会犯罪。同时,警局的高效和负责,也令我印象深刻。



3

借车而被驱逐出境

因为加拿大的车便宜,即使是学生党,也不乏买车的。我的一位朋友买了辆二手车,在此就称他A吧。A和他的一位朋友一起租住一个公寓,这位室友就在此称为B。A暑假回国,而B暑假不回国。A慷慨地把车借给了同住的室友B,供其在暑假使用。暑假结束,A入境加拿大的时候,直接被海关扣留了。原来在暑假期间,B竟然开A的车去抢劫银行。不出意外,B被警方轻易抓获。因为作为作案工具的车在A的名下,所以加拿大警方怀疑A也在某种程度上了参与了这起抢劫案。可能是案发时A在中国,也可能是证据不足,最终A没坐牢,而是被驱除出境了。也就是说,A坐了14小时的飞机到了加拿大,被海关扣留并被审问,然后又坐了14小时的飞机回国,从此禁止入境加拿大。


发生这事时,A即将读大四。因为A无法入境加拿大,学业也就无法继续了。虽然A可以请律师翻案,但是国外的律师费很贵。而且花了一堆钱后,也未必能翻案。在另一方面,A的家庭并不富裕,A能出国留学都是因为家人勒紧腰带才勉强支付出A的留学费用。但是A在花销上,并不是很节俭,从他买车就可以看出。留学这几年的学费和个人消费,对A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使他们对高昂的律师费更加捉襟见肘。

 

其次,A在留学时,学得并不认真,成绩不好。大三时,A就一直担心未来不能成功毕业。也就说,即使咬牙支付了高昂的律师费,A未必能翻案并继续学业;即使继续学业,A也未必能毕业。在各方面的压力下,A放弃了学业。


我曾经问过A,为何要把车借给别人。A说,B一直是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人,根本难以想象,他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去抢劫银行。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以身边的见闻,告诫广大学子:无论何时,都不能借车给别人!无论那人是开你的车时发生车祸,还是开着你的车去参与犯罪,法律上都会追究车主的责任。

 

因为A无法继续留学,而我当时在加拿大继续求学,彼此在网络上聊天时有种莫名的隔阂和疏离,导致我们之间渐行渐远,最终断了联系。我常常在想,如果A没有遇到这件事情,A若在大四拼命学习1年,说不定现在早已成功毕业,无论是通过工签留在加拿大,还是回国发展,他都一定是前程似锦的。


想说的话

在加拿大的留学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可贵的财富。如果能选一次,我也会依然会义无反顾的出国。也希望每一位留学生,能在辛勤的付出后,收获到想要的成果。


在文末附上几张我在母校拍的几张照片:


学校体育馆的壁球室。免费使用的。不过高峰期要预约,一次预约是45分钟。


古典味道的教学楼。以前我在这里上数学课。


右侧的那个拱门(被植物挡住的那个),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


加凯11月活动

加拿大投资移民专场

【11.18 广州站】周六 14:00

广州珠江新城华强路3号富力盈力大厦北塔1505室


【11.25 上海站】周六 14:00

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18号龙之梦万丽酒店2号会议室 

 

【11.26 南京站】周日 14:00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19号维景国际大酒店二楼禄园厅


欧洲置业移民说明会

【11.19 上海站】周日 14:00

上海虹桥路3号港汇中心二座48层


预约热线:400-805-9018



更多内容欢迎添加“加凯小助手”微信

jiakaiyimin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上方微信号